c
1.火场逃生的原则 学校火场逃生的原则是:安全撤离,救助结合。 安全撤离是指火场中的人员抓住有利时机,就近、就便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、工具,迅速撤离危险区域。 救助结合,一是自救与互救相结合。在火灾现场,我们不仅要尽快撤离现场,还要积极帮助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妇女、儿童等疏散,切忌乱作一团,否则会堵塞通道,酿成大祸;二是逃生与抢险相结合。有时候火灾千变万化,如不及时消除险情,就可能造成更多人员伤亡。因此在条件许可时要千方百计地消除险情,延缓火灾发生的时间,减轻灾害发生的规模;三是救人与救物相结合。在所有情况下救人始终是**位的,决不要因为抢救个人贵重物品而贻误逃生良机。 2、逃生路径的选择 **,有必要了解人们在火场中逃生时容易选择的路径,其大致有以下倾向: (1)归宿性:即朝自己较熟悉的的地方逃生。 (2)日常习惯性:即从日常较常用的楼梯或出口逃生. (3)敞开性:即向开阔或空间较大的方向逃生。 (4)就近性:向较先进入视线或较近的方向逃生。 (5)本能回避危险性:本能的远离火和烟的方向。 (6)盲从性:追随大多数人逃生的方向。 (7)自认安全方向性:即朝着自己认为安全的路径逃生,如低层跳楼等。 (8)理智分析:即能够冷静分析险性,进退有度,上下有据,安全撤离。 以上各种逃生倾向,当然较可取的是理智分析,但如何能够做到临灾不惧,处惊不乱,除了高素质的心理承受能力外,还需做到对下列3至5项熟悉掌握。